法制晚報訊(記者 巴芮)今日零點起,“嘀嘀打車”乘客返現重回10元時代。同時,“快的打車”也提升了給的哥的獎勵。
  此前,從2月10日起,“嘀嘀打車”突然將給乘客的返現與司機的獎勵各從10元降至5元。但今天,“嘀嘀打車”與微信支付第三輪營銷活動攜10億元再次重磅出擊,使用“嘀嘀打車”並選擇微信支付,乘客立減10元,每天3次,新乘客首單立減15元。
  此外,“嘀嘀打車”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的司機用微信支付收車費,每單獎10元,每天10單,其他城市的司機每天前5單每單獎5元,後5單每單獎10元,所有城市的司機使用微信支付首單立獎50元。
  與此同時,“快的打車”也開始“放大招”,將曾經獎勵給的哥的單數上限從每天最多5單提高至10單。獎勵金額也有所調整,“非高峰期每單獎5元,高峰期每單獎10元,乘客繼續立減10元。”
  此外的哥還有“在線獎勵”,稱每天在線6小時成功搶得1單,每天獎5元。
  的哥聲音用“快的打車”者一度增多
  首汽的“的哥”趙師傅告訴記者,在“嘀嘀打車”將司機和乘客雙方的獎勵各降至5元期間,使用“快的打車”的乘客明顯增多,“快的當時的業務量很大,系統都快崩潰了。”但是趙師傅稱,這期間使用“快的打車”多是“小活兒”。“昨天拉了25個活兒,都是20塊錢以下的,基本上都是快的的。”
  但是無論兩家軟件公司怎麼改變獎勵政策,對於廣大出租車司機來說都不是“虧本兒的買賣”。而當今天零時起,“嘀嘀打車”再次將獎勵金額調至司機、乘客每單各獎10元後,趙師傅告訴記者,現在兩軟件的單量算是相對平衡些了。
  專家解讀
  占地盤 電商之爭延續到線下
  對於兩軟件商家的這種相互比拼做出活動調整,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盧峰認為,直觀看來這就是一場商業競爭。
  “因為兩家意識到網上支付今後很有可能會從過去的網店和網上銷售推廣到服務業,是一個非常大的市場。”盧峰告訴記者,這一行業也有非常大的規模經濟和一定程度的網上效應。“一般哪一家先做大,就會在這方面通吃。”
  盧峰表示,阿裡巴巴和微信現在主要推廣的都是各自的網上支付方式,因為他們意識到了這裡潛在的巨大商機,也意識到一旦一家起來了,另一家就很難占據優勢,所以在出租車支付的這一市場上形成了“纏鬥”。這也是一場“戰略行動”。
  對此,盧峰說,他更願意以中性的眼光去看待這種競爭,因為這沒有什麼不好的,也能帶給消費者一些利益,而這一現象還能持續多久,“目前還看不出來。”但雙方也可能出現“囚徒困境”,弄得兩敗俱傷,但在現在的背景下兩者都不願退出。“特殊場合下不合作反而是一種最佳策略。”  (原標題:嘀嘀打車 還是返10元! 快的打車提高的哥獎勵 叫車軟件對抗加劇 的哥稱兩個都用 專家稱此舉是電商搶地盤)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e11eevrv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