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本報訊 (記者 徐瑞哲)蛋白質絕不僅僅是營養,也是生物體最重要組成成分、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全球迄今尚未有一家綜合性的世界一流蛋白質研究平臺,而我國正在張江建設的蛋白質科學研究(上海)設施,正是我國生命科學領域首個綜合性、國家級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昨天,中科院上海生科院“公眾科學日”舉行,上海設施內由1000多件大型科學儀器構成的蛋白質“超級實驗室”首度亮相。
  蛋白質科學研究(上海)設施於2010年12月破土動工,總投資約7億元,總建築面積3.3萬平方米,由中科院上海生科院承建,並依托上海設施同步籌建“國家蛋白質科學中心·上海”。迄今,已有逾10位諾貝爾獎得主到訪,對蛋白質中心表現出濃厚興趣。據悉,本月上海設施通過工藝設備驗收,並通過2014年運行計劃,預計年內進入正式運行,向國內外用戶全面開放。上海設施的開放運行將催生一系列新理論、新技術、新產品,併在藥物靶標發現、重大疾病防治、重大新藥創製、生物能源轉化等多方面取得突破。
  儘管還未向全國科研用戶全面開放,蛋白質中心已承擔包括中科院戰略性先導項目在內的30多個項目,並取得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發表在《自然》等國際頂級期刊上。其中,有的成果發現了人類免疫系統的工作新機制,有的成果將推動研發新一代抗丙型肝炎病毒治療手段,還有的成果為以胃癌為代表的腫瘤治療提供了新的策略和途徑。
  (原標題:蛋白質“超級實驗室”亮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e11eevrv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